第三百七十五章 安全舱-《蔚蓝领航者》
第(2/3)页
哪怕那个三级发动机都是如此。
相比于传统发动机,那个发动机虽然进行燃烧的工作室有三个,但是内部构造却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。
高度的集成化就是这种简化设计的秘诀。
而机体更是如此,几条做了固定和防护处理的线路,就是那些无人机的神经和控制线路,一个智能核心与多组伺服电机等电器设备就几乎是全部了。
哪怕这些设备都是特种设备,不管是质量还是可靠性方面都几乎做到了极致,但也就仅此而已了。
简单到像是电动模型玩具。
但正是这种设计理念,才让机体进一步减重、腾出重量给高强度、耐高温、多层隔热设计的外壳。
这种设计合理么?
其实也并不是不合理,因为就算使用了包括液压在内的多种传动方式,也没办法避免设备出现故障。
而且越是复杂的机体,设计就越难,相对来讲也越容易出现故障。
简单的全电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。
尤其是对于铸梦集团的用途来讲,这种简约化、甚至可以高度自检的整机,才是最合适他们的。
而小飞机团队中的不少人认为,或许他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路进行尝试。
当然,他们的产品跟铸梦集团的用途不同,这种设计思路的可行性还有待研究。
但毫无疑问,这种设计思路绝对是经济高效的,最起码用于训练机就很合适。
不过那都是后话了。
组长也有意无意的在跟桃醉的接触中聊起过载人小飞机,不过桃醉全无兴趣。
无人化的设备他用不着跟这些人合作,有人驾驶的设备也轮不到铸梦集团搞。
而且就算是搞有人驾驶,那也是跟宇航集团搞载人航天的那个‘有人’,而不是大气层内。
非要说大气层内的有人驾驶,那也是私人飞机、客运或者货运的飞机一类的项目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