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2章 不容忽视-《穿越大明做帝师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而最让朱祁镇感到暖心的就是楚宁这一点,楚宁给朱祁镇写信,说明楚宁没有把他当皇帝,当然也没有把他当成徒弟,虽然两人明面上和实际中也确实有师徒关系。

    楚宁给他写信,完全是从一个朋友的角度,并且楚宁在实施一些事的时候,从来没有用任何一种命令的口吻,而是举例子,列数据,最后提建议。

    这也是让朱祁镇最暖心的地方。

    虽然有些时候,楚宁在人前会表现的很彪悍,甚至是很无礼,但是朱祁镇知道,那完全是不想和那些文官纠缠下去。

    楚宁曾经说过,他知道的历朝历代的皇帝之中,真正高效率的皇帝,就只有太祖一人。

    这不是楚宁派老朱和小朱的马屁,而是楚宁真的觉得朱元璋务实高效。

    最明显的例子,就是当初礼部尚书茹太素因为奏折太长,被老朱打板子的事。

    在那些儒生文官看来,这简直就是有辱斯文,虽然他们不敢这么说,但是他们内心就是这么鄙视这个乞丐、和尚出身的皇帝。

    可在楚宁这个现代人看来,如果大明能把老朱的这个作风一直沿用下去,国祚起码能延长五十年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随着大明国家越来越稳定,儒学文化越来越发达,所以大家都开始追求一种所谓雅致的境界,而忽视了奏折最本质的作用,那就是叙事!

    这一点,楚宁在自己上书给朱祁镇为数不多的奏折中,就体现的淋漓尽致。

    楚宁的奏折从来都是这样,论点、论据、论证,典型的议论文体系。几乎没有任何辞藻修饰,所用的词语也都是大白话。

    和老朱差不多,那些文官没少在背后鄙视楚宁,不过也是因为楚宁的彪悍,从来没人指责过楚宁这一点。

    而楚宁写给朱祁镇的信就不一样,他的信也很简短,但是信中如果涉及到什么具体的事的时候,楚宁会罗列很多数据,然后即使举例子,往往正反两面各一个,最后才是自己的建议。

    这让朱祁镇就算是事先不知道楚宁所说的事,也能很快滴掌握事情的大概,并且根据楚宁罗列的数据,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。

    最后根据楚宁举得例子结合楚宁的建议,作出最终的决定,这也是楚宁在后世学到的企业文化。
    第(2/3)页